共读——遇见思考的我们 ——吴江区幼儿园教师专业书籍阅读经验交流活动
日期:2022-06-07 11:53:27  浏览量:957

季羡林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教师与读书相伴,诗书为友。

读,就已经很美好!思,是为了落于行,藏于心,是好上加好!

选择什么专业书籍给老师读?

老师不喜欢读书怎么办?

疫情来了,居家生活怎么共读?

阅读只是读书吗?

什么样的形式适合教师阅读与实践相结合呢?

怎样让读书变得愉快?。。。。。。

读书如何思辩?(最好做成视频文字出现)

2022526日,吴江区幼儿园教师专业书籍阅读经验交流活动在线上举办。本次活动由横扇幼儿园园长沈艳凤主持召开,兼职教研员金严华、计良华老师应邀参加,全区各所幼儿园线上连线共听。活动主要由平望幼儿园、汾湖实验幼儿园、青云幼儿园、八都幼儿园、横扇幼儿园、坛丘幼儿园的6位教师分享本园教师专业书籍阅读经验,以此来经验共享,共相成长。照片1-6

前言·回想

在雨后初新的午后,共读活动发起人沈艳凤园长回顾了在疫情期间全区幼儿园所做的读书活动,并对此表示积极的肯定;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活动的主要内容,拉开了本次区幼儿园教师专业书籍阅读经验交流活动的帷幕。照片7-9

正当·思考

交流的是思考后实践的结果,交流是为了促成新的思考,以为接下来的共读提供新的方向。

平望幼儿园徐晓琳老师:

“选书”中思考,问题是什么?诊断到了什么?问题如何对策?是本次交流与思考的重点。在大数据背景下,面对一支新手期、发展期、成熟期比例失衡的教师队伍,我们的阅读该何去何从?平幼经历了历久弥新、返观内视、焕发活力这三个阶段的探索,摸索出了“经典+精选”的策略,这既是一次阅读的回归,也是一场基于问题的尝试。

汾湖实验幼儿园张芬老师:

 “试着换一种路径前行”是汾幼老师对教师分层阅读实践之路的另一种思考。经历了从“自由”阅读到分组共读再到分层共读,思考着“怎么分层?”“读什么?”“谁当领读人?”“怎么读?”原来形式不拘泥于一,多元才好,做快乐的阅读者才最真切。

青云幼儿园吴丽明老师:

如何在疫情居家状况下共读?青云幼儿园开启由园内团队专业领读,在形式上采用“互联网+读书”的新阅读方式,在内容上,选用主题阅读、个性化领读,柳暗花明又一村,却撬动了读书活动的新形式、新样态,构建了新型的阅读生态圈,而且为教师阅读水平打造层级式提升和可持续性生长的生态机制。

八都幼儿园施梦瑶老师:

阅读不止于读,那如何读?阅读于个人、于教学、于幼儿意义何在?八都幼儿园用阅读粘合散落的生活,发挥“阅读种子效应”,提炼“分层阅读经验”,拓展“个体自主阅读”,筑牢“阅读实践路径”,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网络,不断充盈自己,加深对教育的理解与感悟,从书籍中汲取经验智慧,让每位教师体味人间有“味”,最是清欢。

坛丘幼儿园袁晓敏老师:

共读的适合方式是什么?如何走进书中?阅读中思考的途径是什么?坛丘幼儿园通过介绍新手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共读小组电子阅读探索居家办公“新读法”、弹性打卡解锁自主阅读“新技能”的具体做法;成熟期教师浏览“胡华名师公众号”推文进而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走进书本;而后在阅读后写心得、悟所思等行动。以此来讲述“分级式阅读,探寻适合的方式”“沉浸式阅读,走进书中生活”“思辨式阅读,厘清前行方向”三个内容。

横扇幼儿园秦秀娟老师:

“尽可能将读书所得铺陈开来”是横扇幼儿园分享的主题。如何有效将读书所得铺陈开来是她们的思考方向?她们在共读活动、读书实践与写书尝试中寻找答案。个人收获在集体中凝聚成共识,借由工作将读书收获铺陈开来,攥写课程故事,将书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智慧的产物。

罢后·深思

以上6所幼儿园教师的分享交流与背后的思考,给与会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再思考。区兼职教研员计良华和金严华老师以及共读活动发起人沈艳凤老师深思本次活动的价值与目的,回望读书的初衷,对区共读活动的更好发展提出了金言金句。

盛泽实验幼儿园计良华老师:

参与,是为了成为一名倾听者;

分享,是为了成为一名讲述者;

思考,是为了成为一名实践者。

播下阅读的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一种专业。

实幼城中园区金严华老师:

阅读于教师提升专业底蕴,于教育实践引发活力,于个人心灵世界更加敞亮,于此成为教师“育人”的内在源泉。

教育教学知识提升专业,文化素养知识丰盈人格,于教师而言,读书时两者都需进补,才能为成为一名优秀早期教育者提供支持。

共读活动发起人沈艳凤老师:

从我读书到我们读书,共同经历一段人生经历;

从知道到做到,是一件翻山越岭的事,而我们在尝试;

从书本到实践,让阅读层次进阶!

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自成目的。

共读,遇见思考的我们,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