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输不起的孩子,家长如何引导
日期:2022-05-20 14:20:48  浏览量:861

在各类竞争性活动中,难免会有输赢,有的孩子能够坦然面对,并学会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而有的孩子却无法接受失败,一输就哭,一 哭就闹。 而这种情况下,多数父母会指责孩子,说孩子“输不起”、“没出息”等等。

一旦孩子在外界碰了壁,就会产生“输不起”的态度。孩子输不起究竟是谁的错?面对输不起的孩子 ,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并加以引导。

一、孩子输不起的原因

在孩子出现“输不起”的情绪时,说明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对一切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断与思考,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时刻关心孩子并主动了解孩子发生这种心理的原因。

1. 父母情绪感染

每个孩子最开始都是一张白纸,他们没有得失心、对输赢也没有自己的概念。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孩子设定一些必须完成的目标或任务,秉着“为孩子好”的思想,全然不顾孩子的意愿。

而此时的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与赞美认真努力地完成每一个挑战,而有的父母还会选择用言语刺激孩子,希望“激将法”能够促进孩子思想观念的成熟。

长久下去,父母对输赢的态度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输赢观的建立,导致孩子在未来生活中无法正确理智地面对得失。

2.孩子想要得到关注

有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长期缺失,他们为了追求孩子更优异的物质生活而忽略了孩子的精神教育。

亲子关系的疏远导致孩子在与父母独自相处的时候会想方设法地引起父母的关注,比如在遇到挫折时大哭大闹、在比赛失败时和父母告状等等。

而有的父母会以培养孩子提前独立为借口,强迫孩子独自处理一切,不过多地去关心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竞争性事情产生抗拒,习惯性地“输不起”,影响孩子未来的工作生活。

3.攀比心理作祟

大多数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将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孩子长期听到类似地指责后,会下意识地对比他优秀的孩子产生攀比心理,面对一起竞争的情况时会对输赢变得十分敏感。

一旦孩子在这场竞争中失败了,他们会无法承受失败带来的落差感,同时也害怕父母的再次指责与训斥,最终造成孩子“输不起”。

二、孩子“输不起”父母如何正确引导

没有谁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避免不了遇到各种或大或小的挫折,父母需要在孩子挫折中失败的时候正确引导,帮助孩子理智面对输赢。

 

1.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孩子日常生活的种种行为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因此,父母要注重自己的榜样作用。在孩子面前,父母要能够坦然面对输赢。

正确应对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孩子才会在独自面对相同情况时模仿父母的处事方式,摆正自己的心态,乐观地看待一切得失。

2.教会孩子接受自己的不足

人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努力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加以运用;要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心态看待别人的优点,要接受比自己优秀的同龄人的存在。不要习惯性地与别人对比,努力超越昨天的自己便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3.教会孩子享受过程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面临无数得失,如果只把眼光放在得失的结果上,孩子就会越陷越深,变得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享受过程,在努力的过程中思考和发现自己的进步。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输赢并不能代表什么,最重要的是失败带来了什么样的教训。

4.父母要学会包容、理解孩子

孩子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并没有父母成熟,因此他们很容易因为失败带来的坏情绪变得激动。这种情况下父母首先要安抚孩子,包容、理解孩子的做法,让孩子学会正确发泄。

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孩子平等沟通,引导孩子并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认真聆听,与孩子坦诚相待。

对孩子循循善诱,帮助孩子梳理来龙去脉,找出失败的原因,让孩子能够冷静并乐于吸收自己的观点。